3rd
六角方孔農機軸承的潤滑管理需從潤滑劑選擇、加註量控制、更換周期規劃及操作規範四個方面入手,具體註意事項如下:
一、潤滑劑選擇:匹配工況是關鍵
溫度適應性
低溫環境(如-20℃以下):選用锂基低溫潤滑脂,其滴點低、低溫流動性好,避免啟動時潤滑不足。
高溫環境(如50℃以上):選用鈉基或復合锂基潤滑脂,耐高溫性能強(鈉基適用100-135℃),防止高溫下潤滑脂流失。
潮濕環境:優先選擇鈣基潤滑脂,其耐水性好,適合與水接觸的軸承(如拖拉機底盤),但需註意其耐熱性較差(溫度≤70℃)。
負荷匹配
重負荷工況:選用針入度小(硬脂)的潤滑脂,如含二硫化钼(MoS₂)的極壓潤滑脂,增強油膜強度,減少磨損。
輕負荷工況:可選用針入度較大(軟脂)的潤滑脂,降低啟動阻力。
環境兼容性
多塵環境:選用粘附性強、能堵塞縫隙的潤滑脂(如锂基脂),防止灰塵侵入。
腐蝕性環境:選用耐腐蝕材料(如不銹鋼軸承)或密封形式更好的軸承,並定期塗抹防銹油。
二、加註量控制:適量原則
標準加註量
軸承腔內填充量為 1/3~1/2空間,過多會導致運轉阻力增加、溫度升高,甚至漏油;過少則無法提供足夠潤滑,加速磨損。
方孔與軸配合面:需塗抹薄層潤滑脂(厚度約0.1~0.2mm),確保配合面潤滑均勻。
加註方法
使用專用加油器或手動加註,避免用棉紗等可能掉屑的工具。
加註後檢查潤滑脂是否從密封處滲出,若滲出需減少加註量或檢查密封件。
三、更換周期規劃:基於工況調整
常規更換周期
潤滑脂:連續作業200~300小時或每季作業後更換;若發現潤滑脂變黑、結塊或含金屬粉末,需立即更換。
潤滑油:環境清潔、溫度≤45℃時,每3個月更換一次;溫度≥50℃或潮濕、多塵環境下,每1~1.5個月更換一次。
高溫工況調整
軸承工作溫度超過70℃時,每上升15℃,潤滑脂更換周期需縮短一半。
高溫下優先選用滴點高的合成潤滑脂(如聚脲基脂),其使用溫度應低於滴點20~30℃。
四、操作規範:細節決定壽命
清潔要求
加註前清潔軸承表面及周圍環境,防止灰塵、雜質混入潤滑劑。
避免用腐蝕性清潔劑清洗軸承,防止損傷密封件或金屬表面。
混合禁忌
嚴禁不同品牌、型號或新舊潤滑脂混用,防止性能下降(如滴點降低、機械安定性變差)。
更換潤滑脂時,需徹底清除廢脂,並用溶劑清洗零部件。
季節調整
冬季選用低粘度潤滑脂(如0號锂基脂),夏季選用高粘度潤滑脂(如3號锂基脂),確保潤滑效果。